陕西体育,源远流长。历史给陕西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陕西体育,源远流长。历史给陕西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 ...

冯玉祥将军体育轶事
上传于:2022-08-18

冯玉祥,(1882年11月6日-1948年9月1日),原名冯基善,字焕章,安徽巢县人,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北军阀,爱国民主人士。有"基督将军"、"倒戈将军"、"布衣将军"之称。

冯玉祥   1882116-194891

图片收藏于陕西体育博物馆

冯玉祥将军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他痛恨列强侵华,主张推翻满清,响应辛亥革命;护国运动,倒袁世凯,反对帝制;武穴停兵,倒段祺瑞,主张南北议和;五原誓师,倒北洋政府,响应北伐战争。周恩来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即称颂冯将军“始终献身于民族国家事业,奋斗不懈,屹然而成抗战的中流砥柱”。邓小平也指出,冯玉祥将军是很值得我们纪念的人物,他一生有相当长的时间为国家和人民做了许多好事,他也是同我们党长期合作的朋友。冯玉祥将军以自己独特的思想、性格和行动,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留下了闪闪发光的一页。

 冯玉祥将军一生戎马,他致力于军事改革,积极开展军中体育活动,认为体育是提高部队战斗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他本人,也身体力行的进行体育锻炼,尤其对中国武术非常热爱。凤将军在回忆录中曾这样说过:“我至今身体强健,精神健旺,回想起来,都是平素勤习苦练的结果。许多人以为我生来如此。其实世上哪件事不是慢慢练出来的?功夫下的越深,则效果越大,不下功夫,即无效果。这是一点不错的。”【1】

 冯玉祥将军年少时家境贫寒,十一岁失学,后进入军营。但他热爱读书,也酷爱体育,尤其是中国武术,这为他日后在军队中大展拳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冯玉祥在《我的生活》一书中这样说:“我也酷好各种武术,自小勤奋练习,兴趣极浓。”

1912年初,冯玉祥在陆建章部队担任备补军左路前营营长,他在自己的部队中进行军事训练改革,成立了拳击技术班和器械体操班,一方面进行传统武术的训练,一方面进行西洋兵操的训练。他要求全营人人参加体操锻炼,全面提高官兵的身体素质。在驻京各营会操考试时,他的部队名列前茅,影响很大。

1917年,冯玉祥担任湘西镇守使期间,为了锻炼战士们强健的体魄和吃苦耐劳的品质,他在陆军部规定的军事训练项目外,又设立了体操团和武术队等体育团队,训练项目有举重、器械操、越障碍赛跑、拳 击、拼刺刀、劈大刀等切合实战需要的项目。他曾把军事训练措施概括为三条,其中第二条就是“设官佐体操团。尤注重器械操。”官兵的负重行军是每个月必须进行的项目,冯玉祥在改革军队训练措施时,明确指出:“比赛行军,经常要达到每8小时120里,并且每周阅兵两次。”【2】要求每人负重约 48斤,不停地行走 7 天,风雨无阻。由最初的一日行 40 公里逐渐增至 70 公里,以此来锻炼官兵体力和吃苦耐劳能力。

图片收藏于陕西体育博物馆

1921年,冯玉祥率部入陕,后接任陕西督军。他曾亲自主持在西安城东北角皇城旧址处修建红场,作为军操训练场地。每天晨操训练时,他总是亲临现场,指挥训练。

为了让部队更好地开展体育活动,冯玉祥专门在西安城贡院门东侧的空地上为部队开辟了篮球场和足球场,作战或训练之余,官兵们在球场上进行各种球类活动,不仅活跃了部队的业余生活,也为西安民众提供了了解西方体育的机会,使当地民众见识了这种生龙活虎的西方球类运动,同时也促进了西安当地体育活动的开展。1922年冯玉祥西安城钟楼北修建了一处公共体育场,取名北大街公共体育场,这是西安最早的体育活动场所,该体育场为西安民众开展近代体育项目提供了公用场地。【3】

冯玉祥提倡体育运动,除重视部队体育外,他还非常重视学校体育的开展。1921年10月12日,西安城习武园举办小学运动会,冯玉祥亲赴运动场观看了小学生们的体育表演。表示对新体育活动的关心和支持。同年11月15日,西安成德中学举办第一次全校运动会,冯玉祥为了表示支持学生开展体育活动,专门派他的副官张允荣、秘书任右民,携带二十元的奖品到会祝贺。大会开幕式上,任右民向全体师生转达了冯督军对这次运动会的关心和慰问。1922年3月,冯玉祥在西安学生集会上的一次讲话中说:“求学要紧,健康更要紧。不健康,则学问不能成功。健康从何来,就是好好练身,好好的保身。”【4】


1】冯玉祥《我的生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0年再版

2】高兴亚《冯玉祥将军》,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一版

3】郎贺,李冰.冯玉祥的军事体育实践[J].兰台世界,2013(22):14-15.

4】王增明.冯玉祥将军与体育[J].体育文史,1984(06):7-10.




撰稿人:李颖

0.031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