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体育,源远流长。历史给陕西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陕西体育,源远流长。历史给陕西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 ...

延安时期的排球运动
上传于:2022-04-15

排球(Volleyball)运动起源于美国。1895年美国马萨诸塞州霍利约克市,一位叫摩根(威廉·G·摩根)的体育工作者发明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文化不断地向中国渗透,作为文化现象的体育也不例外。西方不少的竞技运动项目逐步在中国开展起来,排球运动就是这些竞技运动项目中的一种。据一些体育史学家考证,排球运动是在1905年传入中国的。排球运动刚传入我国时,它的最初名字叫“队球”。我国首先开展这项活动是在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战工作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工作,也包括体育工作。在党的领导下,各项体育运动得到了较大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对当时条件极为艰苦的抗日斗争起了重要作用,为民族解放的伟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938年在延安抗大学习的原延安体育会干事吴江平,在《忆抗日战争时期的排球活动》中说到:“排球是我国革命战争时期就流行的一项体育活动。远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农政府的苏区红军大学就有一支‘朱德排球队’。抗日战争时期,不管在革命圣地延安,或是敌后各抗日根据地,排球运动一直受到广大军民和干部的喜爱,经常开展活动,进行比赛。有些地方还把排球当成开展文体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排球活动逐步成为当时革命队伍里一项带有传统性的群众文体活动。”

抗战期间,生活和物质条件极为艰苦,但是中共领导人依然很重视大家的身体素质。当时的延安体育会曾倡导“十分钟运动”“大家要运动、运动要经常”,这都成为新中国成立之后发展全民健身事业的重要思路。吴江平的《忆抗日战争时期的排球活动》中说到:“在抗日军政大学里,差不多每个队和大队都组织了排球队,并经常举行队与队之间的比赛。一到傍晚,山坡下、山沟里,到处可以看到打排球的人们,有的在比赛、有的练习,有的围成圆圈在托球……充满着一片生气勃勃、欢乐愉快的景象。”

1942年,延安“九一”扩大运动会,是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最大的一次运动会。在这次盛大的运动会中,男女排球赛在比赛项目中,占着很重要的地位。在《忆抗日战争时期的排球活动》中这样描述到:“参加单位有延安军委、边防、政府机关、工厂和各学校的排球代表队……球赛打得十分精彩,一直打到天暗,球都看不清楚了,还不分胜负。观众的情绪随着比赛的紧张情况而起伏……比赛继续在第二天进行,‘红旗’队最后取得了大会的女子排球冠军。”

1941年12月6日《解放军日报》曾报道过一则简讯:“十八集团军朱德司令为鼓励延安各界青年积极从事体育运动,籍以锻炼体魄起见,日前特发‘朱德杯排球赛’,参战者有抗大、医大、鲁艺、延大、马列学院、中央党校、边区党校、总政、近战、市联、文化沟代表队。采用循环式的比赛,卅日后一战为总政对鲁艺的冠军争夺战。鲁艺代表队健儿沉着应战,攻守有方,以百战百胜成绩击败总政代表队,获得‘朱德杯’。”

毛泽东同志早年就说过:“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很显然,如果没有强健的体魄,觉悟再高,技术再好,也难以发挥应起的作用。因此,我党领导人对抗战时期的体育运动给予了极大的重视。1942年,在延安“九一”扩大运动会期间,毛泽东同志题词:“锻炼体魄,好打日本。”国际共产主义战士马海德在《忆延安时期体育生活》中回忆道:“当时却使我感到延安是一个神奇的崭新世界……生活是严峻的……虽然物质生活艰苦,但大家出于共同的信念和理想,都生活得非常快乐。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产劳动之余,都踊跃参加各种体育锻炼。这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由此可见,体育运动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对于广大人民群众是多么的重要。它不仅锻炼了体魄,更重要的是在物质贫乏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坚定了革命人的理想信念,激励着英雄儿女为祖国解放事业奋勇向前。




参考资料:

《陕甘宁边区体育史料1935-1948》   陕西省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编[1986-9]

《忆抗日战争时期的排球活动》      吴江平

《忆延安时期体育生活》            马海德



撰稿人:荣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