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体育,源远流长。历史给陕西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陕西体育,源远流长。历史给陕西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 ...

中国古代的田径运动
上传于:2021-01-08

田径是现代体育运动中的基础大项,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 在我国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远在上古时代,人们为了获得生活资料,在和大自然及禽兽的斗争中,不得不奔跑相当长的距离,跳过各种障碍,投掷石块和使用各种捕猎工具。在劳动中不断重复这些动作,便形成了走、跑、跳跃和投掷的各种技能。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有意识地把走、跑、跳跃、投掷作为训练和比赛形式,逐渐演变成为我们现在所熟悉的田径运动。

“田径”一词最初是从西方传入我国的,在中国古代是没有“田径”这个词的,但是与田径有关的同义词,如跑的同义词“走”,投的同义词“掷”,跳的同义词“逾高”、“绝远”等经常见之于文献当中。进入夏商以后,古代田径运动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伴随着战争发展壮大的,在征伐战争极为频繁的春秋战国, 对于各种练兵方法的探讨、研究极为盛行。比如孙武、孙膑的兵法问世,其中对于奔跑、竞走等战法的论述颇多。譬如:《孙子·五十》:“是故卷甲而趋, 日夜不处, 倍道兼行, 百里而争利, 则擒三将军。”这就是说, 在战争中, 如能出敌不意, 卷起盔甲轻装 急行军, 风雨无阻, 日夜兼程, 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巨大胜利, 三军的主将都会被俘。由此可见, 古之用兵对于急行军奔跑作战制胜的重视。从战国一直到汉代,由于车战改成大规模的兵团作战,所以士兵的走、跑是部队的主要训练方式,具有长跑能力的人,就成为当时军队的重要人才。

在汉画当中,大家可以看到这么一种画面,在《车马出行图》前边,往往有两个奔跑的武士,在当时,它的名称叫“伍伯”,因为“伍伯”经常在飞驰的奔马前边跟马一起跑,所以练就了长途奔袭的能力,他们在传递信息或者重大战役当中,往往发挥马拉松的作用。从汉代开始,由于长跑得到人们的重视,到了后来就发展出一种专业的比赛。到了元代,出现了一种长跑比赛叫“贵由赤”,“贵由赤”是蒙古语,就是快行者的意思。当时“贵由赤”比赛是这么一种方式,在元大都,就是今北京一个点,元上都,就是内蒙古一个点,这个距离是180里,赛跑是两个地点同时进行。现代马拉松的距离是42.195公里,这个“贵由赤”比马拉松的距离长两倍多,而且时间上要早六百多年,所以说,中国古代“贵由赤”的长跑赛在体育史上比马拉松的意义还重大。

古代由于军事斗争的需要, 不仅注重奔跑的训练, 而且对于跳跃也相当重视。在战国兵书,像《六韬》、《吴子》以及其他兵书里边,都有这么一项:选择善跳跃的兵组成特殊兵种进行训练,这一项训练方式,促进了田径运动中跳跃的发展。《陈书·黄法传》记述: “字仲昭, 巴山新近人也。少捷劲有胆力。步行三百里, 跃距三丈。”这里讲仲昭一天之内走了三百里, 而“跃距三丈”,古代的一丈约等于今天的3.3米,大约9米左右, 这是我国古代有案可稽的跳远记录,堪比现在的世界纪录8.95米。在南北朝时期,民间曾经流行着一种跳跃运动,叫做“赌跳”,赌就是赌博的赌,赌跳就以跳高为胜,当时刘宋皇帝也鼓励大臣、鼓励军队跳高进行比赛,这对整个军队、对民间跳跃比赛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除了跑和跳以外,投也是田径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在战国时期,秦军为了统一全国,曾经在部队当中提倡一种“投石超距”的训练方式,让士兵练习投、练习臂力,这样增强了军队以及士兵的素质,提高了战斗能力。从汉代一直到唐代,军队对于有投掷技能者都是“具禄封进”,进行嘉奖。到了明清时期,由于投的发展,出现了多种的方式,包括工具都有改进,像蒙古族使用的一种投掷用的“布鲁”,有好多形式,它一是投远为主,一是投准为主,当然还有其他的很多了。所以,投的发展,对现代体育当中包括铁饼、标枪、铅球等等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



撰稿人:崔安龙

0.02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