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体育,源远流长。历史给陕西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陕西体育,源远流长。历史给陕西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 ... ...

“缠足”竟然是女子蹴鞠的祸首 ——浅析古代女子蹴鞠
上传于:2020-12-11

中国古代的蹴鞠,最初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故都临淄。这种考验人身体平衡能力的运动慢慢开始在临淄民间流行起来,不久后这种运动也成功吸引了齐国王族的重视,齐王命令下属将这种球状运动正式进行改进引入王宫,并且将之命名为“蹴鞠”,这个古老而极富传奇色彩的运动便这样登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

陕西体育博物馆 蹴鞠陈列展柜

到了唐朝,制球技术进一步提升,出现了轻便的充气球,因此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到了蹴鞠运动中。古代的蹴鞠与现代足球相比,玩法更加多样,古代女子蹴鞠则以表演或娱乐为主,称为“美人蹴鞠”,它体现的是女子在蹴鞠时的一种特有的阴柔之美。

说到唐代,就不得不提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继承了他父亲唐高祖李渊所制定的修生养息,尊祖崇道国策,将隋末动荡混乱的局面进一步平复,到了贞观初年大唐王朝的国力基本恢复到隋朝开皇年间的水平。唐太宗李世民也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雄才大略,知人善用的皇帝之一,贞观之治时期中国可谓“万邦来朝”,唐朝国力获得极大增长,政治,经济,文化娱乐活动全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全新高度。在贞观之治的优良历史背景下各种娱乐活动也焕发了前所未有的生机,本来就在中国大为流行的蹴鞠运动在这一时间段继续获得大幅上涨,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蹴鞠行业之中,而中国古代蹴鞠运动的各种官方化规定也相继产生,蹴鞠运动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纯娱乐活动转为半职业半娱乐运动。

贞观之治的开明性也让女子蹴鞠应运而生,女子蹴鞠也在中国历史上首次登上了舞台。最初的女子蹴鞠运动起源于达官显贵之中,王公贵族的女儿们看到人们对于蹴鞠运动如此追捧不禁无比好奇,在她们的强烈要求下蹴鞠第一次受到了女性的使用。凭借着统治阶级对于女性蹴鞠的认同,越来越多的平民女子也开始投身到蹴鞠运动之中,在贞观年间的唐朝都城长安中随处可见女子在玩蹴鞠。

我们不得不说女子蹴鞠得以出现在历史舞台之上和当时贞观之治的开明性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没有唐太宗治理下的百花齐放,包纳万物的社会背景,在封建社会中女子蹴鞠想要发展起来绝非易事。唐代诗人王建在《宫词》中就曾写道:“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毬。一半走来争跪拜,上棚先谢得头筹。”

北宋的女子蹴鞠达到历史顶峰。宋朝的女子蹴鞠运动相比于唐朝有了非常明显的差异,和唐朝女子蹴鞠运动的崇尚力量不同,宋朝的女子蹴鞠往往更倾向于以表演为主,尽管当时也有不少女子蹴鞠的比赛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但社会对于女子蹴鞠的主流意识还是停留在表演层次上。为了进一步推广女子蹴鞠的表演形式,宋朝政府委派专人为女子蹴鞠也制定了详细的章程,女子蹴鞠也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

尽管女子蹴鞠在北宋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峰时期,但这项本可以影响世界近千年的女子运动却在南宋一朝走上了极速衰弱的道路。究其原因,我们发现女子蹴鞠的衰落受到了一种诞生于北宋末年,兴起于南宋的陋习的客观影响,这种陋习便是影响中国女子近千年的缠足。在这种严厉的社会背景下,女子足球运动在南宋走上了衰落之路。

明朝成立初期,蹴鞠运动曾有过短暂复苏,但是明太祖朱元璋平定边疆战事转而开始制定国策之时,这种原本欣欣向荣的蹴鞠发展局面也戛然而止。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女子蹴鞠运动的发展也首次超过了男子蹴鞠,明画家杜堇绘有《仕女蹴鞠图》,描绘了仕女们在花园中玩蹴鞠的情景。不过那时候的女子蹴鞠往往更集中在达官显贵人群之中,以表演为主,对从事蹴鞠女子的容貌、身段、技艺都有较高的要求,“美人蹴鞠”这项运动在中国底层社会中的亮相机会则越来越少。

明 杜堇绘《仕女蹴鞠图》

缠足的全面放开几乎已经正式宣布了女子蹴鞠运动的死刑,自康熙一朝之后女子蹴鞠在中国社会中完全绝迹,这项影响中国女子一千年的古老运动就此退出了中国历史的舞台。

0.0221s